pg电子

    技术交流

    发酵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8-08-15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对植物性蛋白原料需求不断增加,从历年饼粕生产变化来看,杂粕供应量相对稳定,并无大的变化;豆粕需求不断上升,是饼粕消费的主体,但近来豆粕价格暴涨,对饲料企业构成极大的成本压力。本试验针对生猪饲料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季节饲料原料质量特点及生猪生理特性,利用发酵工艺生产发酵豆粕、发酵棉粕,科学进行原料配比,研制开发出生长育肥猪无抗饲料。为了验证本产品在生产育肥猪上的泣用效果,特开展了本项研究,旨在为生产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本次试验选用胎次相同、体重相近、健康、体重为45千克的大约克生长肥育猪42头,随机分成2组,分别设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试验猪场栏舍为水泥地面,朝向一致,日喂3次,以不剩料为原则,自由饮水。试验期100天。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均于上午空腹称重。准确记录投料、发病情况,保持栏舍卫生。试验开始时,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1.2试验材料
      抗生素:商品名速大肥,有效成分维吉尼亚霉素:发酵蛋白原料:发酵豆粕、发酵棉粕。
      1.3日粮配制及试验处理
      试验日粮参照国家瘦肉型猪饲养标准和美国NRC猪营养标准配制,配合饲料均为粉料。对照组:普通豆粕、棉粕为蛋白原料,加抗生素;处理组:发酵豆粕、发酵棉粕为蛋白原料,不加抗生素。
      1.4饲养管理
      每天投3—4次料;试验猪自由饮水;试验过程中的防疫、消毒及其他管理方式均按猪场制度进行。
      1.5测试指标
      1.5.1日增重分别于试验的第1天和最后l 天早8:00空腹称重,根据初重和末重计算平均日增重。
      1.5.2每天记录各栏的采食量,将各栏的总采食量除以天数与动物头数,得平均日采食量。
      1.5.3料肉比计算动物某一阶段采食量与增重之比,可得到料肉比,料肉比反映饲料转化效率。
      1.5.4经济效益每头猪单位增重需要的饲料成本,每头毛猪销售盈利。
      1.5.5猪肉品质在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头猪屠宰,并取其背最长肌,测定PH、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肌肉氨基酸水平。
      1.6数据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独立t一检验。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标准。
      2试验结果
      2.1育肥猪生产性能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提高猪试验末重及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提高猪的平均日采食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试验组育肥猪成活率均为1000/0,差异不显著(P>0.05)。
      2.2试验猪饲料报酬及经济效益
      试验组饲料单价比对照组高出0.l元/千克,试验期间对照组抗生素使用费用41元/头,毛猪销售成本按16元/千克计,则对照组猪只盈利208.11元/头,试验组猪只可盈毛利278.83元/头,试验组猪只比对照组多增收78.72元/头,提高毛利33.98%。如采用优质优价体系,则使用发酵蛋白原料,试验组生猪售价将更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显著。
      2.3育肥猪猪肉品质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肉剪切力、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猪肉P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5分钟和24小时的P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o
      2.4试验育肥猪猪肉氨基酸水平
      试验组猪肉各种氨基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氨基酸总和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对提高丝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3.1发酵豆粕、发酵棉粕对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将棉粕、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抗营养因子大大降低,不但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豆粕、棉粕经过发酵后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使原料本身的维生素、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本试验中,发酵豆粕、发酵棉粕日粮组显著提高了育肥猪末重及平均日增重;试验组猪只比对照组多增收78.72元/头,提高毛利33.98%。这说明,发酵豆粕、发酵棉粕解决了豆粕、棉粕的抗营养因子问题,从而使育肥猪生长性能有所提高。
      3.2发酵豆粕、发酵棉粕对猪肉品质和猪肉氨基酸的影响
      发酵生物饲料不含抗生素、促生长素等化学药品以及生物发酵饲料当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益生菌代谢产物(氨基酸、维生素等益生素),从而使猪吃了生物发酵饲料后氨基酸含量得到增加,肉色等级变好,失水率得到减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猪肉的品质,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猪肉的营养价值。本试验中试验组猪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对提高丝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差异显著(P<0.05)o这说明,含有发酵豆粕、发酵棉粕的饲料日粮对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猪肉氨基酸营养具有明显的作用。
      4结论
       发酵豆粕、发酵棉粕日粮不仅显著提高了育肥猪末重及平均日增重,使每头猪养殖增收78.72元,提高毛利33.980'/0,而且显著降低了猪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提高了猪肉氨基酸水平,改善了肉品质,提高了猪肉营养。
     

    更多内容


    A

    2024年pg电子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pg电子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