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技术交流

霉菌毒素—畜牧业的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

2018-09-21


今年夏天,由于台风频繁登陆,使得连雨天增加,尤其在东北,从5月下旬到8 月下旬,十天半月的连雨天更是接连出现,空气闷、热、潮。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农户的玉米出现了霉变,架子上的玉米外圈大多出现花脸(霉斑),而养殖户使用的大多是这样的玉米,在脱粒过程中,霉斑被揉搓碎,一部分被风吹走,一部分附着在玉米表面。由于附着在玉米表面的霉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往往被养殖户忽视而造成巨大损失。

霉菌可以引起鸡的真菌性疾病,如禽曲霉菌病,念珠菌病等等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这些毒素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畜牧业的周围,对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动物一旦摄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

低浓度的霉菌毒素可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损害动物的脏器,诱发多种疾病;高浓度则可直接导致鸡只死亡。

摄入过量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异常表现

1.生长缓慢,采食慢,腿爪颜色发浅、发白,色素沉积不良。

2.腹泻,饲料便,肠炎、球虫反复发病,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使用大量肠炎、球虫药物无效,严重影响饲料报酬;

3.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后,体内的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滴度,后期易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后期鸡群群死亡率大大提高。

4.鸡群出现肝肾问题,严重出现花斑肾,剖检外观很像肾传支;

5.鸡群出现勾料现象,不敢采食大的饲料颗粒,只采食较细的颗粒和料末。有些技术人员一看到“勾料”就认为是小肠球虫,但剖检也看不到明显的球虫症状,小肠球虫药用了几个疗程也不见好;   

7.个体大小不一,出栏体重轻;

8.蛋鸡产蛋下降,蛋壳变白,用输卵管炎、病毒药物无效果;

9.鸡群出现吐水现象,外观很像新城疫表现;

10.出现伸颈张口呼吸现象;

霉菌及霉菌毒素的防控措施

1.原料把控:一定要加强对玉米容重、水分、破碎粒的检验。

2.科学储存:控制水分,温度和湿度,避免与潮湿的地面墙壁接触。

3.添加防霉剂:通过添加有机酸或有机酸盐及其酯,来破坏霉菌细胞与细胞膜来抑制或杀死霉菌,或破坏霉菌细胞内酶系统,阻止其代谢,防止霉菌繁衍。

霉菌的处理

1、  吸附性脱霉剂:常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原料有:酵母细胞壁提取物、活性炭、硅铝酸盐矿物质和消胆胺等。

2、脱粒时吹风过筛。
3、流水冲洗(臭氧效果更佳)
4、紫外线照射。

霉菌毒素的处理

1、吸附 :目前用于霉菌毒素吸附产品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应谨慎选择!

2、生物降解 :某些益生菌可以分解部分霉菌毒素。

3、保肝护肾:可以使用保肝护肾的中药加强肝肾功能以解毒排毒。

 

 


更多内容


A

2024年pg电子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pg电子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