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电子

    技术交流

    春季蛋鸡饲养关键点

    发布时间:

    2018-06-14


    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须保证鸡群采食到优质、营养全面且均衡、新鲜且充足的饲料。蛋鸡在春季易产生应激反应,因此在进行喂料、加水、捡蛋、消毒等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顺序操作。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还要及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做好预防,当遇到倒春寒天气时,还要做好鸡舍的保温工作,可增加饲喂次数和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做到温度高时,开窗通风;温度低时,关窗保暖;无风时开窗,有风时关窗,这样可以避免蛋鸡在春季患呼吸道疾病,提高产蛋率。

      保证营养供给

       随着产蛋率的提高,春季鸡对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尤其是对钙、磷的霈求量增加,如果蛋鸡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会导致蛋鸡产软壳蛋、无壳蛋,或者蛋壳的质量较差,易破损,甚至还会出现鸡啄食鸡蛋的情况,所以在蛋鸡产蛋量最多的时期,可以提高饲料中钙、磷的含量。

      注意鸡舍环境

      控制好鸡舍内的环境,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通常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2—20℃,以13—17℃的产蛋率最高。春季气温多变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晚上气温较低,在早春季寒冷天气,仍可在室内使用火炉或热风机来取暖,并要检修好门窗,避免有漏风的地方。同时,控制好鸡群的饲养密度,要定期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不能以春季天气较冷为由而减少通风,否则舍内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不及时排出,会诱发鸡群患呼吸道等疾病。

      适当补充光照

      光照是影响蛋鸡生产性的重要因素,对蛋鸡的性成熟、排卵、产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春季节,日照时间仍然较短,所以要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使鸡每天的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4—16小时,一般鸡舍内每平方米有电灯3—5瓦,灯距地面2米左右。灯距为3米,在鸡舍内光线较暗时要及时开灯补充光照,要求经常擦拭灯泡,防止灰尘过厚使光照强度减弱。

      注意消毒防疫

      随着气温回暖,各类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加上蛋鸡产蛋期体力的消耗,体质有所下降,抵抗力差,极易感染病菌。因此,春季蛋鸡饲养管理的重点之一则是要做好消毒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可选在晴天时,对鸡舍的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可在鸡舍内对空间和鸡体喷洒一定浓度和剂量的消毒液,以杀灭空气和鸡体上的细菌和病毒。同时要保持饮用水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抗体的监测。在春季,疫病的高发季节,要缩短监测的时间间隔,并要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补充免疫。


    更多内容


    A

    2024年pg电子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pg电子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